一、措施情况

东北亚地区是亚洲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,与欧盟和北美并列,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大区域之一。该地区人口高度集中,经济活动活跃,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。韩国、日本是吉林省2023年的第二、三大贸易对象国,对韩、日出口分别达到约37亿元、28亿元。日本、韩国均为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较多的国家,2023年日本共发布了216条通报,韩国共发布了101条通报,不断提高进口产品市场准入的技术门槛,为我省对日韩出口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。


二、壁垒分析

近年,日本在无线电、生物制品、食品加工、化学制品、农兽药残留、禽畜疫病等领域、韩国在通信、家电、食品标签、化妆品、医疗器械、药品等领域发布了较多技术性贸易措施,与我国重点出口产品密切相关。通过加强对日本、韩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分析和应对,可以避免我国产品出口日韩时遭遇市场准入壁垒。同时,随着日本核污染水排海,我国也在日本水产品的基础上,加强了对日本产品安全的监管。


三、应对举措

一是发挥区域平台作用,打造差异化优势服务。为了缓解吉林省外贸企业对日韩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被动局面,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依托吉林省标准研究院,不断加强吉林WTO/TBT通报咨询中心(下称“TBT中心”)、吉林东北亚标准研究中心(下称“东北亚中心”)建设,以“立足吉林、服务全国、面向国际,打造东北亚区域技贸措施研究智库、决策智囊、国际交流合作平台”为目标,聚焦东北亚区域开展以标准为代表的技贸措施相关通报评议、市场准入、标准比对等全链条工作,打造全国领先的日韩特色标准法规文献资源库,力求“送策入企、引智促贸”,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对日、韩以及其他地区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。


二是加强部门联动,构建地方特色信息平台。基于吉林省外贸企业底子薄、人才少、视野窄的问题,吉林省从打造外贸基础设施的视角,通过优化服务在外贸“存量”的基础上更谋划“增量”,打造了横向的跨部门合作平台和东北亚特色信息平台。打造地方合作平台方面,加强市场监督部门与商务、海关部门的合作,通过与吉林省贸促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凝聚全省各部门力量共建“吉林省商事法律服务工作体系”,为外贸企业提供技贸措施、法律查明、投资贸易、原产地证明等“一站式”咨询服务。同时,加强与省工商联、省进出口商会的合作,挖掘更多的技贸措施服务需求,吸引更多企业关注并开展技贸措施工作;打造信息平台方面,建立了“吉林WTO/TBT通报预警平台”和“东北亚标准法规信息服务平台”,每季度编印《东北亚标准化简讯》《技术性贸易措施与标准化》参考资料,为外贸企业提供最新的东北亚标准化动态和技贸措施信息专报,并面向全省外贸企业开展“RCEP 标准、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”培训,得到了全省企业的广泛好评。此外,吉林省还重视“一企一策”帮助企业研究和应对东北亚区域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,依托开展中日韩标准比对研究,积极推动汽车、人参、食品农产品等对接国外市场准入要求,加强中日韩标准和检验检测结果互认,有力支撑特色农产品产业和一汽解放、一汽集团、中车长客、长光卫星等企业的外贸发展。


三是增进与国家相关机构互动,不断提高服务站位。在国家层级,吉林省积极融入国家级技贸措施工作平台。与总局技贸措施通报评议中心、总局发展研究中心、中标院等就技贸措施服务加强合作,加入“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服务联盟”,促进服务能力的互补共建,创新的从外贸企业出口的实际需求出发,聚焦自贸协议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技贸措施问题,与国家贸促会加强合作,打造外贸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。


四是利用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机制,推动国际合作。在国际层级,吉林省有力支撑国家级政府磋商机制平台。东北亚中心持续支撑中日韩三国政府间的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,基于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,主导推动物联网、无人机、冰雪旅游安全标志等5项合作提案,成功推动我国主导及参与制定多项国际标准,加强中韩人参检测方法协调合作,避免企业遭遇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。


四、工作成效

近年来,吉林省乘着“一带一路”的东风,依托“长满欧”中欧班列、中韩(长春)国际合作示范区、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、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电商综试区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增强优势产业外向度和特色产品竞争力,畅通开放大通道,逐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、农产品、有机化学品等为主导的出口产业,出口附加值显著提高,国际市场份额显著提升。通过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,打造多层级的服务平台,整合服务能力,开拓服务渠道,提升服务效能,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。